×

荀子 天论 读后感

天论荀子读后感(荀子的天论观)

小强 小强 发表于2024-09-20 09:00:07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篇目录: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表达了荀子怎样的天人观?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出自《荀子 天论〉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

在《荀子》一书中,反映了荀况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主要是《天论》、《非相》等篇。荀子在《天论篇》开头便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天论荀子读后感(荀子的天论观)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反映了荀况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荀子在《天论篇》开头便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这句话出自《荀子》,完整的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那句话的意思是世界是按照一定规律运行的,不会为了尧桀等人而存亡。这种说法是唯物主义的,但是还没达到后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朴素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春秋时期儒家荀子的思想,他的想法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的,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发展下去,影响了不少儒家弟子的行为。

天论荀子读后感(荀子的天论观)

读庄子的《天论》有感

1、我读过一些庄子于荀子的著作,主要觉得这两个人的思想不一样,庄子主张,适应,不要人为的改变,不要以人的主观思想去看问题。

2、这首小诗是多年前学习荀子《天论》后,写的学习心得。没想到一直留到了今天。荀子,(荀况)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到什么程度,本人没有太深的研究。

3、《庄子》的读后感一 《庄子》全书一方面斥责仁义与圣贤,另一面要求人们弃置聪明与智巧,这两方面合并起来,就是全书治世的总方针。通过读《庄子》,使自己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4、关于《庄子》读后感范文 “无为”,这是在读《庄子》之前,对庄子的印象。读后,也还是无为。

天论荀子读后感(荀子的天论观)

初中初二作文800字:荀子读后感

本作文是关于初中初二800字的作文,题目为:《荀子读后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荀子》全书三十二篇,而以《劝学》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劝学》又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篇。学习是贯穿修道始终的。

荀子劝学的读后感1《劝学》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开篇。是战国时期杰出思想家荀况的上乘之作。它告诫世人要将学习作为人生的罗盘、灯塔。

荀子还特别强调“学莫便乎近人”及“隆礼”,要亲近良师益友,要正身慎行,注意道德修养,做到“权利不能倾,群众不能移,天下不能荡”。只有全粹精一的德操,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荀子《劝学》读后感 读完了《劝学》这篇文章后感触挺深的,文章的宗旨是指:学习要“用心一也”!知识是由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的。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个“学”字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啊。

学习,最重要的是要端正学习态度和不断积累,正如荀子所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先秦诗人荀子的后世评论

1、荀子是战国时代的儒学宗师,也是当时最有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荀子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历史趋势。

2、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3、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4、荀子的民俗思想吸收了古代无神论成果,批判了唯心主义天命论,是以唯物主义哲学观为基础的,体现出先进的民俗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荀况,即荀子,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荀子的天论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