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含袁崇焕智胜尚书读后感的词条

小强 小强 发表于2024-11-27 12:36:50 浏览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篇目录:

袁崇焕大战宁远故事

与明相反,努尔哈赤原议师略宁远城,夺取山海关,不料败在袁崇焕手下。当时袁崇焕43岁,初历战阵;努尔哈赤已68岁,伤病满身。努尔哈赤在宁远遭到用兵44年来最严重的惨败。

袁崇焕在宁远筑起三丈二尺高、二丈宽的城墙,装备了各种火器、火炮。孙承宗还派了几支人马分驻在宁远附近的锦州、松山等地方,声援宁远。袁崇焕号令严明,受到军民的爱戴。

包含袁崇焕智胜尚书读后感的词条

袁崇焕与军民们在城墙上置酒祝贺,宁远城披红挂彩,喜气洋洋。宁远城筑成后,袁崇焕令满桂、赵率教等良将加紧练兵。将士们在军营教场日夜进行攻守拼杀、骑马射箭的操练。

守卫宁远的袁崇焕誓死不走,这才保住了宁远城。不过,此时的宁远已经彻底失去了粮草供应,可以说是一座孤城了。 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得知孙承宗被罢的消息后大喜过望,当即决定出兵沈阳,攻打宁远。

努尔哈赤率号称二十万的大军,向宁远城进军。袁崇焕只有一万兵力,驻守宁远城。努尔哈赤和袁崇焕对峙在宁远城,大战一触即发。 袁崇焕很善于鼓舞士气,他带领将士们喝血酒,写血书,表示一定要与宁远城共存亡。

《明亡清兴六十年》读后感800字左右

1、前不久,我阅读了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先生的《明亡清兴六十年》。

包含袁崇焕智胜尚书读后感的词条

2、怀着敬仰之心,我也来写些文字,就算作为读后感吧。袁崇焕的生平就不多说了,阎崇年的《明亡清兴六十年——袁崇焕之死》,金庸的《袁崇焕评传》都有和评书一样精彩的讲述。

3、概括地说,明亡于安乐(腐败),清兴于忧患(振兴)。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语,诚如是也!现具体分析之:当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之时,就下定决心同明朝决一雌雄,拓展女真的生存空间。

4、在《明亡清兴六十年》一书中,阎崇年仍延续了其“讲故事般讲历史”的风格,把明朝衰亡到清朝入主中原的关键60年间历史上发生了许多有趣之事一一道来。

5、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参阅。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600字1 高拱年岁已长,身体渐衰,是看不到张居正下葬了。

包含袁崇焕智胜尚书读后感的词条

袁崇焕比毛文龙的官阶低,为何袁崇焕可以杀毛文龙?

1、毛文龙之所以被杀。首先,毛文龙自己确实有问题,袁崇焕杀毛文龙时例举的十二条罪状并未空穴来风,当毛文龙听完十二该杀时也是半晌无语,叩头请免一死。

2、其实就是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袁崇焕可以杀了毛文龙,但在杀害毛文龙之前要请示崇祯皇帝。

3、袁崇焕之所以能杀毛文龙,是因为崇祯皇帝赐了袁崇焕尚方宝剑,并名为兵部尚书。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的作用,因此袁崇焕设局用尚方宝剑斩杀了镇守皮岛的毛文龙。

4、袁崇焕杀死毛文龙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战果分配有分歧,二是袁崇焕怀疑毛文龙勾结金军。其一,宁锦大捷后袁崇焕与毛文龙在胜利战果分配上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后来因为粮草问题两个人一直不对付。

5、至于袁崇焕为何擅杀毛文龙,他自己声称是为了大明,实际上可能完全是因为私心。袁崇焕一直想要控制皮岛,毛文龙一直抵制。再加上毛文龙官位压袁崇焕一级,袁崇焕可能觉得自己被压制了,心里不舒服。

17年换了19任首辅,杀死了7个兵部尚书,崇祯究竟有多不信任大臣?

1、崇祯还换了14名兵部尚书,其中7人全部被他杀死。死的最惨烈的是袁崇焕:凌迟处死,袁崇焕也是名气最大,功劳最大的。

2、李国干了两个月,被来宗道取代,然后有换成了周道登。就这样,短短的17年时间里,崇祯换掉了19任首辅大臣。此外,兵部尚书也好不到哪里去,七个都被杀死了,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缓冲换,最终被凌迟了。

3、换了19任首辅,时间最长的是干了三年的周延儒,另一个是干了四年的温体仁,就这两人还被明朝人认为是误国的典型代表。

为什么清朝撰写的明史中,会高度评价袁崇焕?

1、这里面不存在袁崇焕直接和后金做交易,他是为了自身所处的战略目的而采取的一种策略。第二个关于擅杀毛文龙,袁崇焕上任蓟辽督师感觉毛文龙狂妄自大,不服管教就找了一个机会定出罪名,拿出尚方宝剑将其斩首。

2、总述 袁崇焕,明末名将,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所以,他的大部分事迹,都记载在《明史》中。此书也是我们今人了解袁崇焕的最客观的来源之一。另外,由于袁崇焕骁勇善战,而且又胸怀天下,光明磊落。

3、其实关于袁崇焕是否和清军议和的事情在历史上争论不断,但是更多的史学研究指向袁崇焕并没有背叛明朝,反而保住了明朝,清人在撰写《明史》时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妄杀,而崇祯杀袁崇焕则是误杀。

明朝那些事儿4000字的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优秀(篇1) 最近,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作者风趣幽默的话语令我十分喜爱这部书。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对斗争的描述淋漓尽致,对情节的把握炉火纯青,真的很令我钦佩。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 迄今为止唯一一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明朝那些事儿。 从穷苦卑贱的放牛娃,到被送到佛教寺院做小行童,当杂差,再到成为统领百万人马的元帅,再到即吴王位,建立大明,万人之上。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篇1) 必须要先谈一下这部书给人的整体印象:它更像是一部小说而非史书,它的文学性可以说相当高,至于关于史实的真实性,由于自己对明史也没有特别多的了解,不敢妄下断言。

《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1 很早以前就听说这本书了,花了两个多月时间终于把它看完了。刚开始看时还没有什么写感想的习惯,后来越读越有感触,于是也忍不住写上几句自己的想法。

【篇一:《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不知不觉中,我结识了一个叫《明朝那些事儿》的朋友。于是,我就成为了当年明月,也就是《明朝那些事儿》作者的又一个“粉丝”。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 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或许是缘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吧,我从小就喜欢历史。父亲收藏的《二十四史》经常被摆在案头,可学术研究性的历史总让我在阅读时感到有些枯燥乏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