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目录:
- 1、帝国的毁灭观后感
- 2、希恃勒早年生活读后感
- 3、第二次世界大战观后感
- 4、二战三大元凶读后感两百字左右
帝国的毁灭观后感
电影《帝国的毁灭》观后感:在我眼里,这是德国悲剧的核心所在。只是罪魁祸首的靶子太易辨认,以致于人们能轻易地将责任推卸到他们脚下,让他们更加醒目、更加明显。
独裁者,暴君,恶魔,变态狂。没错,希特勒的形象在对犹太人的屠杀中和独裁者的身份下被丑化成了一个恶魔。并不是要洗白或者美化希特勒,但这种印象,完全把希特勒脸谱化了。
那么这个禁区早晚有一天会被打破。打破禁区也是完全必要的,因为禁区不会阻挡什么,而只会遮掩什么。《帝国的毁灭》让希特勒作为一个人死去,这样表现才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那段历史。
这次我看到了更多的绝望,恐惧,愤怒。希特勒在最后几天的日子里:我们看到的希特勒,脸色完全是苍白的;走路时腰总是弓着;手总是不停的颤抖。
当然也有些帝国的军官没有失去理智,在希特勒下达毁灭德国的命令后,没有真正执行,片中最经典的台词有一句:领导人,请饶过德国人民吧。
希恃勒早年生活读后感
1、在新学校的学习,希特勒是个佼佼者。但希特勒的父亲很快又对这里的生活感到厌倦了,他又于1898年在林茨附近的莱昂汀村买下一所房子和花园,不久便举家搬迁此地。到了新地方后,希特勒在新学校的学习仍很轻松。
2、第一年,他主要就靠父亲的那点遗产和每月25克朗的孤儿补助金生活,到1906年,父亲的遗产用完了,只还有每月25克朗的孤儿费,他完全成了一个流浪汉,夜晚宿在公园的长椅子上或随便哪家的大门门洞里,白天在小酒肆和候车室中以廉价食品充饥。
3、逞凶斗狠,无恶不作。 《收刀入鞘》这本书,不是用来夸耀作者自己和自我宣传的,而是用来帮助那些和他同病相怜、整天在犯罪漩涡里打转的青少年们。但愿他们可以拿我来做一面镜子,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第二次世界大战观后感
1、第二次世界大战观后感 篇1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2、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四十多万人在二战中丧生,英国有二十七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
3、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本书,对我有记忆犹新的深刻印象。追溯二战起因,终究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采取的“自救”行为。为了自己“发展”下去,他们不惜一切地发动战争。
4、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被深深的震撼到了,作为人类历史上空间跨度最为宽广的战争事件,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强政治属性让后人足以永远铭记,和平只是一种平衡,而维持平衡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6、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四点:国家之间积极和解、协同发展才是王道。国与国之间要用和平的态度和法律的手段来解决争端,敌对国家之间积极和解,从而可以打下基于友谊、信任和共同价值观的良好动态关系。
二战三大元凶读后感两百字左右
1、二战三元凶是: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三国于1936年11月——1937年11月结成“罗马——柏林——东京法西斯轴心集团”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一场巨大灾难。
2、篇一:《血火记忆》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一个难以忘记的时段——题记 在20XX年12月,是一个震惊中外、难以忘怀的时刻,日本攻破了南京,开始了大肆的屠杀中国人,在仅仅一个星期内,南京就死去了近30多万人。
3、我们,不曾忘记——读《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中的大屠杀》有感 一提起南京大屠杀,我会本能地想到“30万”这个惊人的数字。
4、二战结束是人类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之一。
5、原子弹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明出来,二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对战争持有肯定的态度。
6、《二战史》读后感 《二战史》作者李德·哈特用极其严谨的笔墨描绘出二战的壮观景象。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战争不仅仅是军事装备上的较量,指挥官和部队的素质,作战双方的经济实力等等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希特勒自转读后感2000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